10624788_387255018090977_3012081219560895710_n.jpg  

關於系列講座的第一個主題:人聲交響曲

1824年5月7日,貝多芬的第九號交響曲《合唱》於維也納首演,不但藉著人聲的加入,顛覆人們對於「交響曲」的想像,更以作品的宏偉,為其後的交響曲創作築起一道難以踰越的高牆。隨著《合唱》加入人聲的創舉,後輩作曲家於寫作交響曲時,看似多了一種選擇,然而,十九世紀無數的交響曲創作當中,加入人聲的交響曲卻寥寥可數。

縱觀整個十九世紀,除了《合唱》之外,較為人知的人聲交響曲只有七部。這七部作品當中,孟德爾頌的《讚美歌》和馬勒的第二號交響曲《復活》,是兩部經常被拿來和《合唱》做比較的人聲交響曲,因為兩者在形式上都和《合唱》一樣,開始於三個器樂樂章,並結束以清唱劇式的宏偉終樂章。

《合唱交響曲》的歌詞內容不乏宗教性的思考,孟德爾頌和馬勒的作品更是直接使用與宗教有關的文本為素材。三部作品某種程度上均負載著「從黑夜到光明」的意象;藉由作品的創作與伴隨而來的巨大成功,作曲家自身亦經歷了「從黑夜到光明」的奇妙旅程,邁向人生的新境界……

活動邀請連結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events/709410399146579/

【交響曲的故事】系列講座【系列一:人聲交響曲】

10/25 (六) 15:00-17:00
貝多芬和他的第九號交響曲《合唱》
【人生奮鬥】耳聾的自由音樂家
【創新設計】從《合唱幻想曲》到《合唱交響曲》
【邁向偉大】交響曲歷史難以踰越的高牆

11/15 (六) 15:00-17:00
孟德爾頌和他的交響清唱劇《讚美歌》
【人生奮鬥】小時了了、大未必佳?
【創新設計】人面獅身:交響曲和清唱劇的完美結合
【邁向偉大】黑夜已深、白晝將近

12/20 (六) 15:00-17:00
馬勒和他的第二號交響曲《復活》
【人生奮鬥】風光的指揮家、艱苦的作曲家
【創新設計】包羅萬象的人聲交響曲
【邁向偉大】飛向人所未見的光

講座地點:
非比藝術 
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116巷39號
(近捷運民權西路站4號出口)

講者:
張皓閔,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碩士,熱愛音樂藝術的音樂作家,通曉古典音樂大小事,尤其專長於十九世紀交響樂。曾為國家交響樂團(NSO)、台北市立交響樂團(TSO)、音契合唱管絃樂團、台師大音樂系交響樂團、國立台灣交響樂團(NTSO)附設管樂團及幻響交響管樂團等知名樂團撰寫音樂會節目冊;多次為《PAR表演藝術》、《樂覽》及《MUZIK古典樂刊》等音樂雜誌撰稿;2014年起受邀擔任台灣馬勒愛樂協會講師。

現場報名或電話報名 單場報名費:200元/人
一次報名三場系列講座 得享一場免費之優惠(限本人)
報名專線:(02)2531-9776 非比藝術

 

非比藝術

 

粉絲專頁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hoebytw

 

地址: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116巷39號

 

電話:02-2531-9776(孫老師)

 

信箱:phoeby.tw@gmail.com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非比有限公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